新華社西寧12月7日電 特寫:冬閑時節(jié)青藏高原興起“射箭熱”
新華社記者陳凱、駱曉飛、周盛盛
晌午時分,木場村初雪未消。陽光透過寬敞明亮的玻璃窗,灑在藏族大叔吉尕桑尼瑪?shù)哪樕?。擦拭箭筒、組裝弓箭,一切準(zhǔn)備就緒,他推門向院子走去。
67歲的吉尕桑尼瑪并不是專業(yè)的射箭運動員,而是木場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對他來說,拉弓射箭是他平日里最大的愛好。
木場村位于青海省海東市平安區(qū)古城回族鄉(xiāng),現(xiàn)有農(nóng)戶154戶,是一個藏漢混居的偏僻小村。作為藏族傳統(tǒng)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射箭運動在當(dāng)?shù)仡H為流行。
驅(qū)車行駛在古城鄉(xiāng),每過幾里地,就能看到一處射箭場。在與木場村相鄰的且爾甫村,一場小型的射箭比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十來個年輕小伙圍在靶場,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靶場上吶喊聲、鼓掌聲此起彼伏。
“射箭在我們這里非常流行。每年的年中和年尾,村里都會舉辦幾場射箭比賽,附近幾個村子的村民都會趕來參加,好不熱鬧!”吉尕桑尼瑪說。
寬敞平整的院子被吉尕桑尼瑪拾掇得一塵不染。院墻上的白色瓷磚被陽光照得泛著金光,院子外的羊圈里,幾只小羊“咩咩”地叫得正歡。
吉尕桑尼瑪手握弓箭來到門前的臺階上,熟練地掏出定制的箭頭,正要拿起弓,又轉(zhuǎn)頭返回屋里。
再出來,這位藏族老漢的頭上換上了一頂深褐色、插著一支漂亮羽毛的圓帽?!斑@是兒子從西藏給我買的,平時都壓在箱底,只有射箭的時候才舍得戴!”吉尕桑尼瑪說。
吉尕桑尼瑪站在臺階上,左手拾起弓,右手插上一支箭,身體側(cè)立,眼睛瞄準(zhǔn)前方的靶位,右手朝后拉滿弦……
受疫情影響,今年村里沒有組織射箭比賽,吉尕桑尼瑪只能自己在家自娛自樂?!吧浼俏易畲蟮膼酆?。時不時地自己比劃幾下,心里格外舒坦!”
吉尕桑尼瑪是村里數(shù)一數(shù)二的“神箭手”,從14歲開始,他就開始練習(xí)射箭。幾十年的摸索和練習(xí)讓他練就了一手好箭術(shù)。“每次村里舉行射箭比賽,他的成績不是第一名就是第二名!”兒子吉尖參站在父親身后,頗為自豪地說。
直到現(xiàn)在,吉尕桑尼瑪還清楚地記得擁有人生中第一把弓的喜悅之情?!爱?dāng)時我才14歲,父親給我制作了一把牛角弓。那天我換上了一身新衣服,弓箭在身上背了一天,晚上都激動得睡不著覺!”
在幾年前,吉尕桑尼瑪還是村里的一戶貧困戶,因為家里沒有固定收入,他被納入建檔立卡戶。
現(xiàn)在,在當(dāng)?shù)卣姆龀窒?,吉尕桑尼瑪入股了村里的集體養(yǎng)雞場,自己也養(yǎng)起了豬和羊,兒子打工每月也有五六千元的收入……
身上的錢包鼓了起來,吉尕桑尼瑪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現(xiàn)在的日子真是越過越舒坦!”
面對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當(dāng)?shù)卣疄猷l(xiāng)里的每個村都修建了射箭場?,F(xiàn)在,村民們手機上的“麻友群”變成了“箭友群”,大家紛紛走下麻將桌,走進了射箭場……
就在去年,吉尕桑尼瑪在政府的資助下,將家里的房子進行了翻修,兒子也剛剛買了轎車,家里的日子正越過越紅火。
責(zé)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