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對外政策》雙月刊網站4月18日發(fā)表題為《歐盟-中國向量:如何避免新冷戰(zhàn)》的文章,作者為伊萬·加西亞·德爾布蘭科和哈維·洛佩斯。全文摘編如下:
如果歐盟想成為有效的地緣政治玩家,就必須學會從他人的視角看待世界。自最近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舊大陸”上的人口已經從占全球的四分之一變成僅占約5%。在追求捍衛(wèi)合法利益和價值觀的現(xiàn)實和同理心的實踐中,西方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也是歐洲人面臨的直接挑戰(zhàn)),就是學著去接受中國登上世界權力的最高領獎臺。
擁有數(shù)千年歷史文化和14億人口(地球上每六個人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中國怎能不渴望成為一個全球大國?
數(shù)十年來,中國投資于人力資本,經歷了與外資的合作并致力于創(chuàng)新與科技,所有這些都在一種長期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之下推進。中國不僅在全球范圍內參與競爭,而且還宣揚為其公民提供經濟和人身安全保障,以尋求打造“小康”社會,并使數(shù)億人擺脫貧困。
看待中國取得的進步時,人們總是不免將震驚和尊重的情緒混合在一起。
美國繼續(xù)保持著世界領先地位,依然是全球最有影響力和最強大的國家。在安全和防務、執(zhí)行全球化的所謂“必要規(guī)則”,它是歐盟必不可少的盟友。然而,承認這一重要性不應讓我們忘記特朗普的總統(tǒng)任期及其對跨大西洋關系造成的災難性影響。動蕩的美國國內政局并不能保證我們將來不會再面對“新的特朗普”,歐洲人應該為這種意外情況做好準備。
烏克蘭危機也推動了歐盟發(fā)展戰(zhàn)略思維和權力邏輯,這迫使我們努力想象沖突結束后的情況,并使我們對沖突后的世界進行更細致的分析。在這一點上,如果不重視中國,就無法預測未來。
有必要認識到,中國可能是尋求解決烏克蘭沖突的過程中不可替代的主角,它也許是唯一能夠在短期內影響普京的一方。
布魯塞爾將中國描述為“一個與歐盟目標緊密契合的合作伙伴,一個歐盟必須與之找到利益平衡點的談判伙伴,一個在謀求技術領先地位方面的競爭者,以及一個推動替代治理模式的制度性對手”。有效管控這些方面,深入研究建設性空間和融合計劃,同時坦率地處理對話問題,是將歐盟外交打造成動蕩世界的“減震器”的最佳方法。
關鍵詞: 預測未來 發(fā)展戰(zhàn)略 對外政策
責任編輯:Rex_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