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東京銀座已經(jīng)完全是春天的氛圍了?;販氐牟粌H是讓櫻花都開放的天氣,還有因為疫情大約三年不見的海外游客。老牌餐廳“煉瓦亭”坐落在稍微偏離銀座主干道的后巷。這家經(jīng)營日本“洋食”的飯店雖然面積不大但人氣頗高。而如果你仔細觀察今天餐廳前的隊伍就會發(fā)現(xiàn)不少顧客都說著韓語。3月16、17日,韓國總統(tǒng)尹錫悅偕夫人以及財經(jīng)界代表一同訪問了日本。在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會談之后兩位似乎還不盡興的元首來到銀座“續(xù)攤”。“煉瓦亭”則是尹總統(tǒng)的特別指定,據(jù)說曾經(jīng)在此享用過日式蛋包飯的他到現(xiàn)在還對這一味道念念不忘。
(資料圖片)
當?shù)貢r間2023年3月16日,日本東京,韓國總統(tǒng)尹錫悅(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在首相辦公室舉行雙邊會議之前握手。
但在趣聞軼事之外,尹錫悅的參訪和日韓關系的破冰背后卻也有著不怎么平和的爭議。作為訪問的準備工作之一,韓國政府在3月6日率先發(fā)表了所謂“征用工問題”的解決辦法。這一被稱為“戰(zhàn)后日韓關系最大癥結”的歷史問題一直困擾著兩國。而韓國最高司法機構“大法院”在2018年要求日本相關企業(yè)對戰(zhàn)前勞工進行補償?shù)呐袥Q則讓日韓關系徹底降至冰點。此次韓國政府表明將由旗下的基金“日帝強制動員被害者支援財團”代替相關日本企業(yè)來支付對原勞工的賠償。而接到這個“臺階”的日方也再次表示會繼承在1998年做出的共同宣言:對殖民的歷史進行“深切的道歉和反省”。經(jīng)濟產業(yè)省很快宣布取消對韓國輸出品的限制,韓方也撤下了在國際貿易機構中對日本的起訴。
綜合幾份韓國的民調來看,民眾對此次的“解決”反對和支持的比例大約是6比4,這和尹錫悅政府本身的支持度相差不多。而雖然在韓國已經(jīng)成為征用工代表的梁錦德(2018年訴訟的原告之一)表示該方案完全讓日本企業(yè)卸責所以不會接受,但也有報道稱過半數(shù)的原告表明了積極接受的傾向。內部人士透露相關的討論其實從去年夏天就已經(jīng)開始。解決方案的最終公布和尹錫悅的訪日時間點也非常巧妙:日本在四月就將展開全國性的地方選舉,而尹錫悅也計劃在同月展開訪美行程。
顯然,面對“現(xiàn)在”的國內和國際形勢,兩國政府想要盡快解決“歷史”問題從而開創(chuàng)一個新的“未來”。但常識也告訴我們被壓抑的過去總會以其他的形式再次影響當下。更進一步說,“征用工問題”所牽涉的不僅是關于歷史的認知,更包含了各色的行為者應該采取何種方法來實現(xiàn)一個正義的救贖和轉型這一更復雜的問題。
歷史上的朝鮮半島“征用工”
廣義上說,對于勞動力的“動員”一直伴隨著從明治維新開始的日本現(xiàn)代化進程。農村和城市底層的廉價勞工是日本礦業(yè)和制造業(yè)等能夠發(fā)達起來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而隨著20世紀30年代日本對亞洲侵略的不斷深化,如何讓更多人參與到全新的“國家建設”之中成為了政府最為核心的政策方向。此時,一個勞動力的重要來源就是已經(jīng)完全落入日本控制的朝鮮半島殖民地。為了推動半島北部以及中國東北地區(qū)的工業(yè)化,殖民當局以“勞動介紹”的名義將許多南部的農民往北輸送。另一方面,從1937年左右開始半島的勞工也被引入日本“內地”以石炭開采為代表的勞力密集型工廠。
隨著戰(zhàn)局變得越來越激烈,日本政府開始采用更具系統(tǒng)性和強制性的勞力動員方式,也即“征用”(徴用)。1938年4月1日日本公布了《國家總動員法》,這讓政府可以對各類資源進行統(tǒng)籌。在此之上,1939年7月18日《國民征用令》得到通過。它使得當局對于勞動力的使用有了徹底的強制權。和當時許多的法令一樣,《國民征用令》對于名義上也是大日本帝國國民的朝鮮人同樣適用。但它在半島的具體實施則要等到1944年8月的內閣決議之后。由此,朝鮮半島的“征用工”也出現(xiàn)了一個三階段的時間差。
綜合日韓歷史學者們的看法,第一階段從1939年的夏秋之交開始,此時的手段被稱為“募集”。具體來說,日本內地各企業(yè)會把需要的人數(shù)上報給中央厚生省,而后者在確認和批準后又會把數(shù)字報給朝鮮最高的行政機關總督府??偠礁又讶藬?shù)分配到下轄的以“道”為代表的地方行政單位。各地政府最后通過各類宣傳形式對適齡的青年進行招募。而從1942年開始的第二階段又被稱為“官斡旋”階段。此時,總督府下屬的朝鮮勞動協(xié)會等機構發(fā)揮了更重要的作用。它們在半島四處召集勞動力,更會對他們進行準軍事化的培訓。在此基礎上再把他們送到內地的工廠。最后一個階段始于上述《國民征用令》在朝鮮也開始落實的1944年下半。這一階段最明顯的特征就是空前的強制力。對于拒絕征用的人政府可以施加懲罰甚至是改為征用其家人作為替代。
對于在日本統(tǒng)治之下被動員到內地的朝鮮勞工總數(shù)存在幾種不同的論說。根據(jù)日本行政機關、警察機關又或是私人企業(yè)的資料,不同學者把人數(shù)大體確定在60萬-80萬之間。這些勞工最主要的就業(yè)對象是先前提到的重工業(yè)。有研究就指出當時日本內地的炭礦業(yè)約有30%的勞動力都是朝鮮出身。另外,征用的對象也不僅限在年輕男子。不少朝鮮婦女也被編制成“女子勤勞挺身隊”等組織投入到高負荷的生產活動中去。
除了名目和數(shù)字之外,另一個需要明確的則是這些勞工被征召和工作的實態(tài)。在日韓兩國所進行的多次訴訟中,不少當事人確實表明了自己是出于學習的目的才參加到了勞動中,并且在赴日的途中也沒有逃走的打算。這些證詞常被日本的右派引用作為這些動員合法合理的證據(jù)。但問題就在于當局事先的宣傳和實際的情況并不相符,這才讓政府和企業(yè)的合謀成為了一種對于朝鮮勞工的欺騙和壓迫。事實上,1942年8月政府頒布了《移入鮮人勞務者逃走防止對策要綱》。因為受不了工作環(huán)境而拼命想要逃跑的朝鮮人已經(jīng)多到需要出臺對策法案,這一事實本身就足夠說明當時他們工作環(huán)境的惡劣。與此同時,右派的另一個開脫思路是把“征用工”的范圍縮小。換句話說,他們把“征用”的對象只狹義地定義為上述的第三種。其他勞工則被他們視為自發(fā)的為了追求更好生活而來到“內地”的“朝鮮勞動者”。這種饒舌的一個錯誤在于對歷史事實的片面解讀。比如,1943年日本通過了《軍需會社法》。在此背景下,包括重工業(yè)等產業(yè)都被認定為與軍需相關。進而即使是在狹義的“征用”階段前就開始工作的勞工在此之后也可以被“自動”續(xù)約并進行事實上的強制勞動。再者,“募集”和“官斡旋”的階段就不存在強制和暴力的假設也站不住腳。被許多學者引用的當時隸屬于內務省的職員小暮泰用的書信就談到:即使在1944年之前,官員們就采用夜襲、誘騙等多種方式把勞工帶到內地。更不用說不管是哪個階段,工作中建立在種族之上的系統(tǒng)性不平等始終是半島勞工們不得不忍受的煎熬。
東京圖書6年級社會學課本,資料照片的描述由目前“當兵的朝鮮青年”改為“志愿當兵的朝鮮青年”。
未解決的“最終解決”:多重權利
戰(zhàn)后不久,仍然留在日本的半島勞工就開始了維權活動。他們的出發(fā)點是最基本的屬于自己的酬勞。在戰(zhàn)前,許多征用工的工資都被雇主強制進行了儲蓄。因為戰(zhàn)況的沖擊以及工廠為了躲避空襲而進行數(shù)次遷移,勞工在戰(zhàn)爭結束后大多沒拿回應得的工資。但對于征用工問題更有組織性和國際性的討論還要等到日韓兩國開始進行國交正?;恼勁?。兩國的會談從1951年開始,韓國特設的委員會估計征用工共有667674人,而針對每位勞工的不同情況(包括受傷、死亡等)韓方提出了一人200到2000美元的不同請求額。因為受到包括韓國國內軍事政變等各類不穩(wěn)定因素的影響,相關談判一直到1965年才最終結束。其結果則是于該年簽署的《日韓基本條約》以及兩國正式外交關系的建立。“基本條約”主要處理了關于“兩韓”、殖民地屬性等原則性政治問題。與它一同簽署的還有一份被稱作“日韓請求權及經(jīng)濟協(xié)力協(xié)定”的關聯(lián)條約。而它也是后續(xù)所有“征用工問題”的一個原點所在。
“請求權協(xié)定”的第1條規(guī)定,日本將對韓國提供價值3億美元的包括資金和服務在內的無償資助以及2億美元的低息貸款。第2條則確認了兩締約國及其國民關于財產、權利和利益的請求權問題得到了“完全且最終的解決”,自協(xié)定簽署之日起“不管何種主張都不得成立”??梢钥闯?,兩國在當時所追求的是從一個宏觀的角度來處理殖民歷史。而這種“和解”自然充滿了模糊性。一方面,這些錢具體是對哪些問題作出補償并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更進一步說,兩國甚至都沒有明言這是日本對過去錯誤的“贖罪”。無論如何,這筆對于當時的韓國來說可謂是巨資的外援以及相關先進技術的支持,確實幫助它走出了一窮二白的困境,它也為該國在今天可以成為GDP總量全球排名前十的經(jīng)濟體打下了重要的基礎。
可以想見,雙方這種對歷史的模糊“默契”包裹了未來的隱患。隨著韓國經(jīng)濟逐漸發(fā)達以及更為重要的政治民主化的完成,越來越多國民開始重新回看那段多少有些“不清不楚”的談判過程。在世紀之交,關于征用工“請求權”的解讀在日韓兩國幾乎同時發(fā)生了反轉。
首先來看日本方面。最能代表官方原始態(tài)度的是時任外務省條約局長柳井俊二于1991年8月27日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的答辯。他表示在1965年“請求權協(xié)定”中韓國所放棄的是作為國家保有的“外交保護權”,而被害人個人的“請求權”并沒有消滅。換句話說,作為國際實體的“韓國”因為簽署了協(xié)定不能再向日本求償,但是勞工個人卻仍有相關權利。這種解讀其實是戰(zhàn)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日本持有的立場,但是這次的“再確認”再加上上述韓國國內大環(huán)境的轉變卻間接釀成了相關當事人對日本企業(yè)在上世紀90年代的“起訴潮”。在2000年代初包括大阪地方法院等日本國內的法庭陸續(xù)作出了多次支持原告勞工們的判決。在這一潮流之下,日本官方的態(tài)度也開始悄然轉變。雖然政府仍然表示勞工個人擁有“請求權”,但它們所訴求的卻是一種“無法被救濟的權利”(救済なき権利)。這一拗口的立場背后的邏輯是:因為1965年兩國的協(xié)定以及相伴隨的日本國內法的修改,屬于勞工的“薪資實體”及/或賠償事實上已經(jīng)消除。進而,勞工們雖然“有權”起訴相關企業(yè),但是卻不能在司法機構得到對于已經(jīng)“不存在的利益”的補償。在實踐中,日本的行政和司法機構同時補充道:盡管勞工們無法得到判決的勝利,但是相關的企業(yè)需要努力在“庭外”尋求與當事人的和解。
另一方面,韓國官方的立場也發(fā)生了對照式的改變。在兩國建交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韓國的立場雖然時有反復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時候它都表示對勞工的賠償已經(jīng)包含在了1965年的“5億美元”里,從而再向日本企業(yè)進行求償難以得到支持。這也是許多韓國勞工在本國進行起訴反而失敗的一大理由。但從盧武鉉政權開始,韓國的立場則開始扭轉。勞工個人的請求權在各場合逐漸得到政府的背書。開頭提到的2018年大法院判決則是相關訴訟第一次進行到最高法院的階段。這一裁定更是把韓國立場的轉換推到了一個極點。根據(jù)大法官們的多數(shù)意見,日韓1965年所進行的談判缺少的一個大前提是對日本曾經(jīng)殖民行為的徹底反思。從而,關于財產的協(xié)定并不能徹底解決對勞工的賠償。換句話說,不僅勞工對自己應得的報酬具有請求權,他們更有權對曾經(jīng)受到的不公平對待和系統(tǒng)性壓迫進行求償。甚至,作為主權國家的韓國在外交上對日本重新究責也是可行的。在價值觀和歷史認知之外,此判決一個更為實際的效力在于它對相關企業(yè)產生了可見的影響。大法院要求此案中的被告“新日本制鐵”賠償4名原告每人一億韓元。在被告不執(zhí)行的情況下法院有權對它在韓國的財產進行凍結和變賣。事實上,相關程序在尹錫悅訪日之前已經(jīng)走到了最后的幾步。
日韓兩國的不少專家都指出雙方的主張在自己的邏輯中看起來還算自洽,但彼此立場的一度搖擺又都給了對方攻擊的機會。更為重要的是,日本現(xiàn)實主義的取向和韓國站在價值觀上的判斷從一開始就讓相關討論沒有處在同一個水平面之上。2018年的判決看起來又只是一個開頭。根據(jù)不完全的統(tǒng)計,截至目前已經(jīng)在韓國完成全部司法程序的訴訟有4件,仍停留在大法院的有9件。處于二審階段的訴訟有4件,一審有53件。其中原告的數(shù)量達到了1000人,牽扯到的日本企業(yè)有115間。如果原告的訴求都被認可的話,被告方至少需要支付約150億韓元的賠款。面對財經(jīng)界的巨大壓力,日本政府仍然從現(xiàn)實的層面提出了反制。它根據(jù)1965年協(xié)議的相關條文向韓國提出了進行第三方仲裁的要求。而在韓方一直沒有回應之后,日本于2019年7月宣布加強對相關半導體材料出口的限制。同年8月,政府還把韓國從安全保障相關物資出口程序簡化的“白名單”上除去。媒體也用“戰(zhàn)后最差”來形容這幾年的日韓關系。
多重主體:誰的正義?
就像經(jīng)濟學的“理性人”一樣,作為一門學科的國際關系最重要的假設就是把“國家”看作一個“基本單位”。而不同的政權、同個政府的不同部門以及更為重要且多元的“社會”多少都有被忽略的傾向。上文分析中的“日本”和“韓國”無疑也只代表了某一屆政府的總體態(tài)度。如果我們把目光放到其中牽涉的更多主體上去的話問題也會變得更為復雜。比如上文提到對于個人“請求權”是否成立日本基本上持肯定態(tài)度而韓國在戰(zhàn)后大部分時間卻顯得消極。這看上去有些“反常識”。但如果考慮到本國國民和政府之間的微妙關系這一點也就會變得合理。
不少學者指出日本政府之所以采取這種態(tài)度是擔心來自日本民眾的訴訟。如果朝鮮半島的勞工沒有對日本的賠償請求權的話,那么在戰(zhàn)時或戰(zhàn)后被美國強行收監(jiān)或者韓國沒收財產的日本人也就沒有對他們的請求權了(根據(jù)《舊金山和約》日本已經(jīng)放棄了作為國家的“外交請求權”)。于是這些民眾轉而會把求償?shù)姆较驅嗜毡菊约?。同樣的,如果韓國政府堅定支持勞工的賠償沒有完全解決的話,事實上拿了日本補助但又沒有安撫好本國民眾的他們自己就會受到攻擊。就本文關心的“征用工問題”來說,后者也確實在韓國發(fā)生了。
2005年,兩國國交恢復的談判細節(jié)文書在韓國被解密公開。其中顯示日本在當時就預料到了今天的局面并主動提議對勞工進行一對一的賠償。但韓國代表卻強調問題的“一攬子解決”,之后資金如何分配是內政問題?,F(xiàn)實中,韓國政府在日韓基本條約締結后約10年的時間里只給了于1945年8月前死亡的勞工遺屬每人30萬韓元的補償費。針對公開的文書,韓國設立的“官民共同特別委員會”也強調了政府應該承擔更多責任。此后韓國制定了《太平洋戰(zhàn)爭強制動員犧牲者支援法》并且重新給勞工家族2000萬韓元的補償(在之前已經(jīng)領取了30萬的個人或后代要從中扣除234萬)。然而有部分被害者卻拒絕接受,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數(shù)值并沒有徹底反映出物價的變化,而不管日本還是韓國政府也都沒有展現(xiàn)出明確的歉意。此后甚至還有勞工當事人把韓國政府也告上法庭的例子。
當?shù)貢r間2018年11月29日,韓國首爾,當?shù)卣匍_新聞發(fā)布會。韓國最高法院就日本殖民統(tǒng)治朝鮮半島期間被日本三菱重工強征的原勞工遺屬,以及前“朝鮮女子勤勞挺身隊”隊員狀告該公司的2起索賠案作出判決,勒令日本三菱重工支付賠償。
另外一個牽涉到問題中的主體則是受到資金優(yōu)惠的韓國企業(yè)。開頭提到韓國政府決定將由公共基金代替承擔2018年判決的賠償金。而這筆錢加上利息已經(jīng)累積到了40億韓元。今年3月15日,韓國最大的鋼鐵公司浦項集團宣布贊同該解決辦法并向基金捐款40億。該集團的前身“浦項制鐵所”正是在1965年后接受了日本的資金及技術支持才得以成長起來的。進而,它們對于勞工的補償雖然遲到但也終于是盡了自己的社會責任。相較之下,日本的當事企業(yè)就顯得沒有那么積極了。主要幾個被告基本上未曾公開表達過歉意。而在韓方宣布此次解決方法并把球傳給日方之后,政府也只是代替企業(yè)發(fā)言并暗示了它們在日后有給韓國基金注資的“可能性”。三月中,囊括了日本主要大企業(yè)的“經(jīng)濟團體聯(lián)合會”宣布會和韓國的相關團體各出資一億日元設立一個跨國社團。但仔細看該機構的內容沒有絲毫觸及包括征用工在內的歷史問題。相反的,它致力于青年群體在所謂科技發(fā)展和少子化等議題上的協(xié)作與創(chuàng)新。
在宏觀上判斷殖民歷史的對錯并不困難,可要回答諸如誰能接受賠償或者誰能決定是否原諒的疑問相比之下就顯得沒有那么容易。特別是,當時接受日本資助并在實際中達成和解的韓國當局是由樸正熙在政變后成立的威權政府。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代表“國民”更是與韓國國內的“轉型正義”產生了密切聯(lián)系。用一個事后諸葛的角度來看,日本的資金確實幫助韓國實現(xiàn)了發(fā)展。但由此,勞工們是不是又被強制性地要求去接受另一種“為國犧牲”的邏輯呢?和上次不同的是,這一次的自我犧牲確實導致了國族的成功。但這種差別就足夠為當權者正名了嗎?
這種多元的視角自然還可以進一步延伸。比如,有統(tǒng)計顯示在戰(zhàn)敗的當時全日本的征用工數(shù)可能達到了610萬人。換句話說,最大的強制勞工群體還是日本人自己。但他們在戰(zhàn)后對政府的求償看起來并沒有形成特別的規(guī)模。再者,有一部分半島出身的勞工非常努力地從兇險的工作環(huán)境中堅持了下來,但最后讓他們直接負傷或死亡的是來自美國的空襲甚至是無差別的原子彈攻擊。這部分的責任比例又該如何認定呢?如此看來,1965年和2023年的兩次“解決”看起來遠不是官方斷言的所謂“完全”和“最終”的。對于歷史和正義的探究永遠需要更多人進行更長遠的討論。
前文提到2005年韓國政府解密了兩國建交談判的細節(jié)文件。而這一結果是韓國民眾在多次請愿之后才實現(xiàn)的。同樣的,日本民眾和團體也在本國采取訴訟等行為讓不少政府封存的征用工資料重見天日。它們又反過來變成韓國原告可以在審判中利用的證據(jù)。從而,對于歷史和國際關系中多元主體的承認在讓問題變得更加復雜之外似乎也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參考文獻:
竹內康人: 《韓國徴用工裁判とは何か》,巖波書店,2020年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