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物 >

珠峰腳下的鋼琴課 天天觀焦點

這里是距離珠峰最近的小——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扎西宗鄉(xiāng)完全小學,距離珠峰只有40多公里。四年級三班的旦增吉宗正在上的鋼琴課是學校16個興趣班之一:信息技術、美術、廣播、體育、舞蹈、鋼琴、手工……興趣班每周都有半天活動時間,學校設置這些興趣班是為了滿足學生們各種發(fā)展需求,幫助他們全面發(fā)展。

6月5日,旦增吉宗(左)和小伙伴在上鋼琴課。

“我特別喜歡上興趣班,尤其是鋼琴課。”旦增吉宗對記者說,“我父母聽到我學鋼琴了,特別高興。我們家、我們村,還沒有人彈過鋼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目前扎西宗鄉(xiāng)完全小學只有一臺鋼琴,旦增吉宗和伙伴們上鋼琴課的時候,都是用電子琴來代替。即使是這樣,也讓鋼琴課老師巴桑感慨萬分。巴桑就是定日縣本地人,三年前從師范學院畢業(yè)來到扎西宗鄉(xiāng)完全小學,成為鋼琴課老師,她的鋼琴實際上是上大學之后學的。

“我上小學時學校沒有鋼琴,更別說鋼琴課了?!卑蜕Uf,那時甚至沒有興趣班,“現(xiàn)在跟我們那個時候相比,簡直就是翻天覆地的變化?!?/p>

“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句話在記者的采訪中被多位受訪者用來形容近年來學校的變化,其中就包括扎西宗鄉(xiāng)完全小學的副校長旦巴仁青。

旦巴仁青回憶起他上小學的情景時說:“我讀小學的時候,飯只有糌粑和清茶。也沒有桌椅,上課自己拿一塊軟墊,直接坐在地上聽課。宿舍里沒有床,被褥都是從家里帶過來,直接打地鋪?!钡┌腿是嗾f當時教室里連黑板都沒有,是用木板或直接在墻上畫一個方框,把電池砸碎之后用里面的黑色粉末跟水攪拌后涂上去做黑板。

旦巴仁青今年41歲,他上小學已經是30多年前的事了,“我去過很多地方的學校參觀學習,包括很多大城市里非常好的學校,可以這么說,目前我們西藏的學校跟這些學校相比,在硬件方面已經沒有太大的差距了。

扎西宗鄉(xiāng)完全小學的學生在人工草坪上踢足球(6月5日攝)。

扎西宗鄉(xiāng)完全小學始建于1983年,2010年國家投資800萬元改擴建,2016年國家又投資4000多萬元再次改擴建形成了現(xiàn)在的規(guī)模:學校有6個年級20個班,921名學生?,F(xiàn)代化的教學設備一應俱全,通過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學生們也能身臨其境地享受一線城市的教學資源。專用的科學實驗室、書法教室、計算機教室、圖書室、美術室全部配備到位,還有人工草坪足球場和室內體育館……這樣的硬件設施與大城市的學校相比,也不遑多讓。

6月5日,拉巴卓瑪老師在給扎西宗鄉(xiāng)完全小學六年級的學生上計算機課。

“這幾年發(fā)展特別快,之前是普六(普通六年制義務教育),然后是普九(普通九年制義務教育),再后面是均衡發(fā)展。”旦巴仁青對記者說,“均衡發(fā)展”的意思就是把鄉(xiāng)村學校跟縣城或市里學校的差距盡量縮小。

除了一應俱全的硬件設施之外,西藏的學校還享有國家提供的特殊政策:從1985年開始推行的教育“三包”(包吃、包住、包基本學習費用)政策,受益對象是所有農牧民子女和城鎮(zhèn)困難家庭子女。

學校的飯好吃,家里一般吃糌粑,米飯、肉和蔬菜吃得不多。在學校早上吃糌粑,還有面包、牛奶、饅頭、雞蛋。”四年級的大丹增措姆對記者說。

6月5日,阿旺尼曲在上美術課。

“中午和晚上都是三菜一湯?!蔽迥昙壍陌⑼崆a充說,“宿舍還有地毯,吃的和衣服都不用帶,學校發(fā)了校服,冬夏兩套,每年發(fā)一次,還有書包、被子、枕頭、牙刷、牙膏和肥皂?!?/p>

“因為‘三包’,每個學生每個月有454塊錢的補助,一年里有10個月可以享受?!钡┌腿是鄬τ浾哒f,“升學之后,‘三包’金額也跟著提升,因為學生的飯量也大了嘛。”除了這個“三包”政策之外,還有營養(yǎng)補貼,專門用于給學生購買水果、牛奶等。

6月5日,扎西宗鄉(xiāng)完全小學的學生在食堂吃午飯。

截至2021年,“三包”政策已讓西藏近900萬人次學生受益,政府累計投入資金200多億元。目前,西藏還把教育“三包”政策擴大到學前教育階段,政策覆蓋全區(qū)學前所有農牧民子女和城鎮(zhèn)困難家庭子女,惠及在園幼兒超過12萬人。

在這樣的教育扶持政策影響下,西藏農牧民對于教育的理念也在發(fā)生著深刻的變化,“知識改變命運”的觀念愈發(fā)深入人心。

“爸爸媽媽讓我好好學習,以后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大丹增措姆對記者說,她的理想是當航天員,“想到太空看看地球的樣子”。

正在學習鋼琴的旦增吉宗對于上學有更深刻的認識,她的爺爺奶奶沒有上過學,一輩子從事農業(yè)生產;父親上過初中,母親是小學畢業(yè),他們經過培訓成了村里的醫(yī)生?!鞍职謰寢屪屛液煤脤W習,爭取考上大學,成為家里的第一個大學生?!钡┰黾趯τ浾哒f,“即便考不上大學,我也希望能夠成為一個鋼琴老師?!?/p>

6月5日,扎西宗鄉(xiāng)完全小學的鋼琴課老師巴桑(右)在給學生指導指法。

旦增吉宗祖孫三代受教育的情況,旦巴仁青和巴桑等老師的親身經歷,以及扎西宗鄉(xiāng)完全小學的發(fā)展歷史,組合起來就是西藏教育發(fā)展的一個縮影:在“政教合一”的舊西藏,占人口95%以上的農奴被剝奪了受教育的權利,適齡兒童入學率不足2%。即使到了1951年,西藏在校學生總人數也只有3000人左右,官辦學校也只有大概20所,私塾約95所,授課內容以語言、算術、佛教經文為主。截至2022年,西藏全區(qū)學前教育毛入園率、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89.33%、97.73%、91.10%、57.42%,教育主要指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大幅提升。截至目前,西藏實行從幼兒園到高中15年公費教育,建成各級各類學校3339所,在校生總人數達92.2萬人——無數人的命運因為教育的提升而改變。

“我希望能有更多的專業(yè)教師加入我們學校,目前我們的師資力量還是相對比較弱,因為這個地區(qū)海拔高,條件比較艱苦,但是我們教師的待遇挺不錯,一個剛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每個月拿到手的收入有一萬多元。”旦巴仁青談起未來學校的發(fā)展時說,“我想把學校打造成珠峰腳下的國門學校,能夠代表日喀則,代表西藏,甚至代表我們國家的形象?!?/p>

6月5日,鋼琴課老師巴桑(中)在教旦增吉宗(前右二)和其他同學樂曲《我的家在日喀則》。

鋼琴課教室里又響起了歡快的樂曲聲,那是巴桑老師正在教旦增吉宗和她的小伙伴們一首當地的歌曲:“我的家在日喀則:你的家在哪里/就在日喀則呀/阿索阿索馬里拉/就在日喀則呀……日喀則是好地方……

樂曲悠揚,在教室里不斷回蕩,也澎湃著記者的心。窗外,樹葉正在變綠,風兒正在變暖。更遠一點兒的地方,珠穆朗瑪峰靜靜地佇立著,見證著腳下這片大地的變化。(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費茂華、晉美多吉、楊植森、邵澤東)

珠峰腳下的扎西宗鄉(xiāng)完全小學,這里距離珠峰只有40多公里(6月5日攝,無人機照片)。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