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小學生給課本挑錯,新教材真的改了”,這則新聞讓不少人心頭一暖。原來,浙江一名小學生預習課文時發(fā)現(xiàn)寓言《鹿角和鹿腿》的配圖與內(nèi)容實際不符,去信出版社反映。沒想到,出版社不僅當即郵件回復,還重新?lián)Q了配圖。
孩子敢于挑錯、機構及時改錯,而類似的“雙向奔赴”最近還真不少。去趟天文館,看出展館把火箭分離順序搞錯了;翻開英語課本,發(fā)現(xiàn)某配圖張冠李戴,將食蚜蠅誤作為蜜蜂;精讀語文課本,琢磨出其中“水被蒸干了”與“蹚過九十九條大河”的邏輯跳脫……孩子們的質疑沒有被當成“無理抬杠”或“鬧著玩兒”,而是得到了認認真真對待。這樣的積極互動,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是一、二是二”的嚴謹,更有對孩子們求知求真精神的尊重與呵護。
發(fā)現(xiàn)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對成長中的個體而言,好奇心會牽引他們?nèi)フJ識世界、觸摸生活,不斷拓展知識的邊界和思維的眼界。對社會發(fā)展來說,富有質疑精神的孩子,也是推動時代進步的財富。學生時期,恰是一個人好奇心最為旺盛又最為脆弱的時候。若引導得當,他們就會受到極大鼓舞,反之,很可能就此偃旗息鼓。曾有一幅諷刺漫畫頗為生動,一群孩子起初腦袋都是千奇百怪的形狀,里面裝滿各種問題,可到了后來,問題不見了,腦袋全都成了一個規(guī)規(guī)矩矩的模樣。必須承認,社會上、校園里,確實存在單向給孩子灌輸知識,應試第一、標準答案第一的風氣。不少本該處處探究的“小腦瓜”,逐漸退化為“被動的答案復印機”,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讓孩子們敢發(fā)問、愿發(fā)問、多發(fā)問,依托的還有整個社會的培育。放眼世界,很多發(fā)達國家都將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作為創(chuàng)新教育的重要議題。美國英才教育計劃還專門設置訓練課,就是教孩子怎么“挑錯”。就我國來看,《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也有明確要求,注重啟發(fā)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求學問,需學問,只學答,非學問。真正將這些教育理念、教學要求落到實處,融入到每一個社會場景,培養(yǎng)孩子們的洞察力,呵護好他們的好奇心,也是為未來中國積蓄更多創(chuàng)造力。(作者湯華臻)
責任編輯:Rex_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