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人物 >

今日熱議:蜀派古琴傳人張婷婷:學古琴要收起傲慢心 升起恭敬心

古琴,俗稱七弦琴,我國最古老的撥弦樂器之一,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在日前公布的成都市第七批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中,蜀派古琴的其中一位青年傳承人張婷婷位列其中。3月7日,封面新聞記者與張婷婷面對面聊了聊蜀派古琴,以及這種高雅藝術走入尋常生活的可能性。

新入選“市級非遺傳承人”


(資料圖)

蜀派古琴將迎來更多的宣傳機會

這一次被評為市級非遺傳承人,張婷婷非常高興,因為這意味著能迎來更多的機會為蜀派古琴做宣傳和推廣。雖然本科和碩士學習的都是古琴專業(yè),但張婷婷說,此前在做蜀派古琴的教學和宣傳工作中,還是感受到了“門檻”的阻攔。“市級非遺傳承人”的榮譽無疑能給她帶來更多機會宣傳蜀派古琴。

張婷婷從1999年開始學習古琴,啟蒙老師是諸城派的代表人物高培芬老師。后來她考入四川音樂學院,跟隨有名的蜀派古琴家曾成偉老師學習。

古琴在中國分為九大流派。張婷婷介紹,當傳承人、傳承曲目、代表派別的琴學著述三個因素都齊全時,才能構成一個流派?!拔覀兪衽晒徘俚膫鞒兄鍪恰短炻勯w琴譜》。從祖師爺張孔山傳承到我們這一代,已經(jīng)是第七代傳承?!?/p>

雖說分為九個派別,但經(jīng)過交流和融合,現(xiàn)在派別之間的風格已經(jīng)不再是天差地別?!霸谏蠈W的時候,老師也會教授我們其他派別的曲目,感受不同流派的風格特色?!奔幢闳绱?,張婷婷還是認為,應當保留蜀派古琴的特色?!爱斘覀儚椬嗍衽纱硇郧偾臅r候,比如《秋水》,還是要保留它的特色,才能達到那種藝術效果?!?/p>

隋唐時期的著名古琴家趙耶利對蜀琴有過描寫:“蜀聲躁急,若激浪奔雷,亦一時之俊快?!痹趶堟面每磥?,這只是琴風的其中一個方面。張婷婷舉例說道,在蜀派古琴的代表性琴曲《秋水》中,就用琴聲描繪出了《滕王閣序》中“秋水天長共一色,落霞與孤鶩齊飛”這樣一幅優(yōu)美、壯闊的景色,且《秋水》中還包含了道家文化的哲學和崇尚自然的內(nèi)涵,“所以‘躁急’只是我們能查到的、最早對于蜀聲的文字描寫”。

張婷婷的工作室在成都市青羊?qū)m內(nèi),這里與喧囂的馬路只有一墻之隔,卻是兩個氛圍的世界。張婷婷的古琴教學課程也在這里展開。前來學習的人中,百分之二十的人是小朋友,剩下的都是成人,包括了上班族和大學生。除此之外,近些年來,張婷婷還在四川大學這樣的高校開展蜀派古琴的選修課,同樣吸引了不少學生參加。

彈古琴不比跳廣場舞高雅

也不比打麻將深奧

隨著《瑯琊榜》《花千骨》《星漢燦爛》等古裝電視劇的走紅,古琴也頻繁地出現(xiàn)在觀眾的面前?!斑@種宣傳古琴的初衷自然是好的,但是錯誤的手型、手法、曲目,確實對古琴的傳播產(chǎn)生了誤導?!睆堟面锰貏e提到,1990年版的《封神榜》中“伯邑考撫琴”的鏡頭,其中的彈奏方式和配樂都是正確的,這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對藝術的嚴謹和認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作為一個文化的傳播者,應該對自己有要求?!痹趶堟面脗鞒?、宣揚古琴文化的過程中,她對自己同樣有著這樣的要求。

張婷婷好像不太在意大家都是抱著什么樣的初衷來學琴的。覺得古琴高雅也好,覺得琴音好聽也罷,跟風而來的也無傷大雅。張婷婷說,無論大家是為什么而來,作為一個蜀派古琴的傳播者,她更在乎的是,能不能將古琴藝術的核心精神傳遞給大家。這種核心精神在她看來,就是她所感受到的安定和自在。

也正因為這種想法,張婷婷會在上課的時候告訴學生,學習古琴要先收起自己的傲慢心?!肮湃嗽f過,‘鼓琴時無問有人無人,常如長者在前’。我們不要覺得彈古琴好像就比跳廣場舞高雅,或者比打麻將深奧?!痹谒磥?,無論是跳廣場舞還是打麻將,只要能夠達到專注當下的狀態(tài),獲得快樂和自在的力量,同樣不失為一種“修身”的方式。“我想傳達和引導學生們的,是學習古琴的最終目的:通過古琴,獲得內(nèi)心真正的自在。這種自在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無論外界怎么煩擾,遇到什么壓力,我們的內(nèi)心都能有一個力量幫助我們調(diào)整好各項狀態(tài)?!?/p>

因此,在張婷婷這里學習古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彈琴之前得先“歸整”自己。這個“歸整”有時候是去青羊?qū)m那邊打打太極,有的時候是靜坐幾分鐘?!捌鋵?,古人對彈琴有著更多的要求,焚香,凈面,更衣。”張婷婷說,這是希望大家在面對古琴時,能像面對一位長者一樣,心里升起一種恭敬心。

“這是一種禮儀。”

一聲來耳里,萬事離心去

創(chuàng)新不是“亂彈琴”

“古琴的標簽有很多,它的地位也很重,所以會給人帶來壓迫感?!闭f起古琴,很多人覺得雅、小眾,同樣也覺得它難以理解?!坝行┤擞X得我聽不懂,不知道在彈什么。其實這是對自己有太高的要求。古琴經(jīng)過了幾千年,我們一下就想要聽出門道來,是不太可能的?!睂Υ?,張婷婷認為,與其抱著“非得聽出什么”的“做題”心態(tài),不如關注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白居易曾經(jīng)寫過一句“一聲來耳里,萬事離心中”,張婷婷就非常贊同這樣的欣賞方式?!奥牭阶屇阌鋹偟囊魳?,再去慢慢了解,其實是更好的方法?!?/p>

關于蜀派古琴的傳播和創(chuàng)新,張婷婷更看重的是深度,而非數(shù)量。張婷婷喜歡深挖、優(yōu)化琴曲,她說這種“優(yōu)化”不是“亂彈琴”?!艾F(xiàn)在有人拿著弓弦去拉古琴,模仿大提琴或者是低音貝斯的聲音,我是不認同這種方式的。古琴也有美妙的聲音,不用試圖擠進別人的音樂與境地中?!?/p>

但張婷婷也并不是完全拒絕與其他音樂和樂器的交流。在張婷婷的專場音樂會中,就曾與昆曲、箜篌、尺八,以及誕生于瑞士的手碟、澳大利亞傳統(tǒng)樂器迪吉里杜管等藝術和樂器進行合作。

如何衡量“亂彈琴”與“創(chuàng)新”之間的尺度?張婷婷說首先還是要考慮音樂性、可聽性。“觀眾聽完之后要覺得是好聽的,可欣賞的。”張婷婷在選擇合作對象的時候,多會考慮樂器與樂器互通的地方:“比如手碟就有空靈的感覺,它和古琴的泛音等音色是可以相互融合的。創(chuàng)新并不是亂彈琴?!?/p>

“其實古琴是大眾藝術還是小眾藝術,這不是最重要的,”張婷婷說,“它能夠從幾千年前傳承到現(xiàn)在,最關鍵的是理解到它的精神與氣節(jié)。如果這一點做到了,無論它在哪里傳承、到底有多少群體在傳承,我覺得影響不大。但如果為了傳承,把古琴變成了其他的東西,反而破壞了它的核心理念?!碑敼徘俨辉偈枪徘伲@門藝術中的風骨和歷史,自然也不復存在。(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