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家,院壩里,一口鄉(xiāng)音,幾把板凳……自“萬警進萬家排查化解矛盾糾紛隱患”專項行動開展以來,警民圍坐,面對面共話家長里短的場景,在貴州黔西南的城鄉(xiāng)各地隨處可見。這種根植于基層的調解方式,也被廣大群眾形象地稱為“板凳會”。
這不,2月20日一大早,冊亨縣公安局坡妹派出所所長楊正明和同事再次來到轄區(qū)群眾鄧某家中,目的是回訪。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鄧大哥,你們夫妻倆最近關系怎么樣?”
“楊警官快來坐!”鄧大哥熱情地打著招呼,從屋內拿出熟悉的小板凳,“這段時間都沒吵架,最近孩子也開學了,我倆正商量著一起出去打工呢!”
原來,不久前,楊正明帶隊開展走訪時,剛到巖云村,就聽到群眾反映村民鄧某和妻子楊某發(fā)生爭吵,還不時抓扯、放狠話,楊正明擔心矛盾激化,便準備去開場“板凳會”。
在鄧某家院壩里,剛吵完架的夫妻倆還有些尷尬,見兩人的親戚朋友都在場,楊正明從一旁搬出板凳招呼大家坐下,“你們心里有氣,不說清楚誤會更深,我們坐下好好聊?!边t遲不愿面對對方的夫妻倆在大家的勸說下也入了座。
在親戚朋友你一言我一語地勸說下,楊正明摸清了癥結所在,便設身處地談人情、講道理、舉實例、講法律,耐心化解雙方的“怨氣”。漸漸地,兩人也敞開心扉,談起心中的“疙瘩”。
三個小時后,原本爭鋒相對的夫妻倆和好如初,“板凳會”圓滿結束。
“調解地點選在當事人熟悉的家中,大家暢所欲言,這就是‘板凳會’的魅力?!睏钫髡f,從程序化調解到“板凳會”拉家常的轉變,有效解決了在農村化解矛盾糾紛過程中當事人“難為情”和“不開口”的情況。
而在普安縣,年過花甲的岑某順、岑某命兩兄弟因老房子宅基地劃分不明爭了半輩子。
普安縣公安局江西坡派出所民警了解情況后,特意選了個寬敞的院壩,點燃柴火、泡上茶水、擺上板凳,請來寨老,將當事人及親屬聚在一起,談道理、講親情。最終二人握手言和,感慨道,“為這個事我們兄弟倆搞得像仇人,今天終于踏實了?!?/p>
這種“一圈小凳子、沒有一張紙、全靠嘴皮子”的調解方式,實際效果得到了群眾認可。黔西南公安在走訪中將調解前移,紛紛利用“板凳會”“院壩會”等方式拉近警民關系,根除矛盾糾紛,最大程度地實現“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雷丹丹 黎漓)
關鍵詞:
責任編輯:Rex_10